首页| 科研需求| 需求详情
商用车驾驶员状态监控系统智能安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 待解决
技术难题
行业领域 电子信息通信技术
所属地区 中国·江苏·苏州
200 截止日期 2025-12-31
需求描述

行业领域

电子信息技术

需求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我国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行为决策和智能控制等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节能环保,现有自动驾驶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但是充电问题始终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阻碍。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但是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多,汽车的安全驾驶已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现酒驾以及无证驾驶对社会的危害非常之大,不仅伤害自己,还伤害他人,酒驾以及无证驾驶行为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有着很大的危害。因此,怎样解决该些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汽车驾驶过程中,不能有效的识别酒驾以及无证驾驶的行为,对人民的生命及财产有着很大的危害。同时现有的安全驾驶系统也无法对驾驶员的身份进行有效的识别。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对疲劳驾驶全方位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症状,专注于自动驾驶

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在智能安全出行场景的应用。

1.需解决问题:

(1)基于方向盘转角、车速等行驶参数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

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行驶轨迹,以及方向盘转角的频率和幅度等参数,来

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症状。

(2)基于驾驶员头部、眼部、面部等部位的生理信号检测方法。这种

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生理信号,如眼睛闭合程度、眨眼频率、

头部姿态等,来判断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症状。

(3)基于车辆行驶轨迹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分析车辆

的行驶轨迹,以及车辆的偏移程度、行驶速度等参数,来判断驾驶员是否

出现疲劳症状。

(4)除了以上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帮助检测疲劳驾驶,

如使用红外线体温 计、监测驾驶员的手部肌肉活动等。同时,一些新型技

术如脑电信号分析、面部表情分析等也在疲劳驾驶的检测中可以应用。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隐藏式摄像机镜头,不影响司机驾驶感受,可采用黑色透光材料

设计,从外面看不到摄像头。

(2)可采用全金属可 360 度调节支架,方便调整拍摄角度,任意安装

面均可看清司机脸部(采用球头支架)。

(3)内置拾音器,不仅可以看视频,更能听到声音,音视频同步传输至

后台,随时可监控到驾驶行为。


相关需求

新一代快速支付清算平台

技术难题
行业领域 交叉学科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深圳
需求背景        跨境金融安全问题凸显,自主稳定成为全球各国关注重点。地缘环境变化显著影响跨境金融数字设施安全,对全球金融稳定性带来挑战。建设多元化、区域化的跨境金融数字设施正在成为发展趋势。我国关键金融设施和金融科技核心技术安全应用成为重点方向。        虽然第一代快速零售支付系统在基本功能方面能够满足央行侧、商行侧、支付机构侧的一般性交易需求,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信创化的推进、监管新规的密集出台、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升级,传统产品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逐渐显现。在此背景下,需推出新一代快速零售支付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路由选择、清算的智能化处理和智能交易监控管理。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本项目属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金融智能支付相结合领域,主要涉及统一支付清算服务平台、智能对账、智能支付路由选择、智能支付监控等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1)当前支付对账操作主要基于规则实现,对异常账单数据处理的方式也仍以手工处理为主,因此需进一步提升对账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2)支付平台底层往往接入众多的支付通道,在很多场景下,支付路由的选择会对企业收入、用户体验和运营成本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有必要为客户选择一条最佳的支付链路通道。(3)支付清算平台每天产生海量的支付日志数据,这些日志数据包含大量的正常或异常支付信息,因此有必要对历史系统交易日志进行分析,并对当前支付系统运行状况进行监控,以及时发现和防范潜在的交易风险,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1.大数据平台容量(SC)>10PB,支持客户数>1亿  , 账户数> 3亿。2.支持每秒事务数(TPS)>500,每秒查询数(QPS)>2000, 响应时间(RT)< ***。3.智能路由模型计算复杂度为O(logN),路由选择时间< 200 ms;智能对账准确率(Accuracy)>  99%;日志风险监测精确率(Precision)> 95%,召回率(Recall)>98% 。4.系统可用性(SA)>***%,系统服务恢复时间(RTO)<30s,支持7×24小时×365天全年持续不间断服务。5.在不少于5家大中型中外银行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并支持私有云(Private Clouds) 和本地化部署(On-Premises) 。
0 截止日期 2024-12-31
待解决

关于我们

平台介绍 联系我们

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13146094131
工作邮箱:shima01981@gmail.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南路139号院中阳大厦六层
工作时间:8:30-21:30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