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美术》自20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66/J,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通过深入研究、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作品以及促进跨文化交流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杂志不仅关注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等,还涵盖了设计、工艺美术、民间艺术等多个领域,反映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本杂志每期都会发表关于中国民族美术史、理论批评、艺术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些文章由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为读者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民族美术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的机会。围绕特定主题或事件(例如重要展览、节庆活动)进行详尽报道,展现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民族美术的发展脉络及其特色。此类内容往往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观赏性。除了聚焦国内动态,也非常重视国际交流,设有专门栏目介绍国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并邀请外国专家撰文讨论与民族美术有关的话题,拓宽了杂志的国际化视角。
1、来稿请注明作者及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箱,以便联系。
2、稿件查重率一般不得超过20%,稿件主要内容不得由生成式人工智能直接完成。审稿周期一般不超过2个月(通常情况下,初审不超过7天,专家外审不超过30天,终审不超过5天)。自投稿之日起2个月内如无任何反馈,可向编辑部邮件提交撤稿申请,待编辑部同意并处理系统退稿后方可另投他刊。
3、正文中不需重复表和(或)图中的数据,但应对图表的意义、特点和重大发现做必要的阐述,同时应有相应文字,如“见表1”、“如图1 所示”等字样指示图表的位置。
4、题名: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约20字,不得使用化学式、公式,除公知公用者外,不用缩写符号和代号。
5、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
6、文章中凡出现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不规范现象,该刊编辑均有督导审查之责,其审查过程应有作者及审稿人的参与。而编辑将遵循出版社的撤稿指南以及其他可接受的学术原则来选定处理问题的方案。
7、前言须简要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说明论文研究的热点及存在的问题,点明主题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研究方法及结果,应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引言内容应避免与摘要和结论雷同。
8、注释:是作者对文章某一内容或词语的必要解释或说明,其内容或词语应以加圈数字的上标形式顺序标出,注释性文字按顺序置于参考文献之前。例:机联网络①。
9、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引用的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后,序号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1]、[2])。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参见《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10、在首页地脚处注明资助基金(名称、编号、内容)、第一作者姓名、性别、出生年、学历、职称、从事工作(或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