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自201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594/TN,本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栏目设置及内容节奏经过编排与改进,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杂志旨在搭建一个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动态为一体的交流平台,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师以及科研人员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前沿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分析。杂志以促进微纳电子技术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目标,强调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并重。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群体,微纳电子与智能制造设立了多个特色栏目,杂志主要面向从事微纳电子学、智能制造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和学生,以及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其他专业人士。它不仅是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建立专业网络的有效工具。杂志凭借其专业性、权威性和前瞻性,在推动微纳电子技术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希望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学者还是寻求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重要读物。
1、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
2、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加逗号分隔;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顺序相同的数字;所有单位用一个圆括号括起。
3、正文标题:文内各级标题题号一律顶格书写,标题题号分级采用1;1;1等标注形式。结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为二级或三级。
4、符合本刊编辑方针和出版宗旨,内容健康,学术性强,具有真实性、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创新性,文字精炼,语句通顺,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5、摘要应按“四要素书写,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综述文章可不按“四要素书写。中、英文摘要应300字左右,英文摘要300个单词左右。
6、引用资料非来自原始出处时,应注明“转引自”。转引文献时,应先注明原始作品之相关信息,再注明转引所据之文献。
7、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文末,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
8、文中图、表随文出现,图一般不超过6幅。插图切勿过大,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图片要清晰,层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9、本刊采用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编辑部将根据评审意见决定稿件的取舍。本刊有权对所有来稿进行必要的删改,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
10、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