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郭沫若学刊创刊于1987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季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
郭沫若学刊对郭沫若的文学创作、戏剧创作、史学和考古著作、文字学以及其他的政治思想和社会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
征稿信息
(一)题名:简明、具体、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公式。
(二)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约300字,英文摘要约600-800字。关键词2至5个(中英文)。
(三)正文文字请用宋体五号;独立引文用仿宋五号(起四回二)。
(四)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一个月内发出录用通知。凡1个月未接到采用或修改通知者,作者可电话咨询或将稿件另行处理,本刊一律不退稿。
(五)参考文献表列于正文之后题,文献列表按文中出现的顺序从小到大依次排列。
近年评价数据趋势图
发文刊例
没有“形式”的诗--新诗建构中的郭沫若诗论
作者:梁波
雪莱Invocation to Misery汉译对比
作者:唐春梅